有使用紅外光譜儀的朋友在做紅外分析實驗室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什么在低溫測量時紅外需要高的分辨率,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請大家指點!面對這樣的疑問其實作為我們設備商有必要跟大家分享一下相關的紅外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解開疑惑。
我們也看到以下幾類分析:第一類分析認為:“溫度較低,物質的紅外吸收活性較弱,所以分辨率高才能較容易分辨,而如果溫度合適,紅外吸收比較明顯,一般的分辨率就可以了”,面對這樣的分析分享的朋友可能是從物質活性的角度出發,紅外光譜主要是針對未知有機化合物進行組成建構的性質鑒別,溫度低但不影響物質的結構,所以相關說法在這里并不成立。
第二類分析認為:“低溫下,譜線銳化,會出現常溫下看不到的一些精細結構,所以要求光譜分辨率高。”這樣的分析比較中肯,紅外光譜分辨率(以△v可表示)是指分辨兩條相鄰吸收譜線的能力,它是由干涉儀動鏡的移動距離決定的,根據干涉儀的工作原理,通過光程差的數學計算,分辨率近似等于光程差的倒數,也就是動鏡移動有效距離2倍的倒數,例如一臺儀器的動鏡移動有效距離為4cm,這臺儀器的分辨率為0.125cm-1。動鏡移動有效距離越長,分辨率越高,分辨率的數值越小。用于一般分析時,選用4cm-1即可。
研究型紅外光譜儀分辨率是通過測定CO的紅外光譜得到的,具體方法為:儀器測試參數選分辨率為儀器分辨率,設定光闌于小狀態,光譜測定范圍設置為2300~2000cm-1,將10cm長的紅外氣體池抽真空,測定真空紅外氣體池的單光束光譜為背景光譜,然后通入CO氣體,當壓力達400~650Pa時,將氣體池密封好,測定氣體池內CO的紅外光譜,選擇其中一個獨立、對稱的吸收峰,測定其半高寬,即為該紅外光譜儀的高分辨率。
普通型紅外光譜儀分辨率是通過測定水蒸氣的紅外光譜得到的,具體方法為:儀器測試參數選分辨率為儀器分辨率,設定光闌于小狀態,光譜測定范圍設置為2000~1300cm-1,在樣品室為空氣空白的情況下測定背景的單光束光譜,然后打開樣品室,往樣品室內吹入一口氣,使室內水蒸氣濃度增加,關閉樣品室,測定此時室內水蒸氣樣品的紅外吸收光譜,選擇其中一個獨立、對稱的吸收峰,測定其半高寬,即為該紅外光譜儀的分辨率。